按 Enter 到主內容區
:::

臺灣高等法院高雄分院

:::

112-03-24 本院邀請自由心胸診所陳盈志院長主講「隱形殺手冠心病的預防」

字型大小:

       陳院長首先說明國人10大死因從2015年開始,心臟疾病一直是第2名,僅次於癌症,尤其名人因心肌梗塞猝逝的消息時有所聞,國人更應對此疾病有所認識。並說明冠狀動脈心臟病(簡稱冠心病),係供應心臟養分的冠狀動脈血管發生粥狀硬化,導致血管狹窄或阻塞,讓心臟肌肉因為缺血而壞死。而血管會阻塞,是因為血脂肪堆積形成斑塊在血管中,當脂肪持續堆積,將導致血管狹窄或堵塞。陳院長接著列舉冠心病典型的症狀及患者對疼痛的描述,並說明每個人感受可能都不太一樣,也不是每次的症狀都會相同。一般人如果是運動、工作或爬樓梯等會胸痛,尤其是休息後會緩解的狀況,判斷上就比較像冠心病。進一步說明心絞痛症狀持續約2至5分鐘左右,通常時間不會超過1小時;更提醒如果胸痛程度加重,發作頻率增加,甚至連休息後也無法改善,就要懷疑可能是心肌梗塞重症;嚴重者會導致心律不整、猝死或休克、心臟衰竭而死亡。並逐一介紹冠心病最容易誘發症狀的情境。

       陳院長續介紹冠心病的危險因子,其中不可控制的危險因子如年齡增長、遺傳及男女性別發病比例的差異;而可控制的危險因子如高血壓、糖尿病、高血脂、肥胖、抽菸、情緒壓力等,這是可逆的危險因子,我們有機會去做避免。並列舉各種診斷方式,一一說明其優缺點及準確率。如運動心電圖檢查,係藉由運動時的心電圖和血壓變化來判斷是否有心肌缺氧的情形,準確率達8成。若不適合做運動心電圖檢查者,可考慮高速電腦斷層冠狀動脈掃描(640切心臟電腦斷層)檢查,準確度亦可達8、9成,惟此檢查須施打顯影劑,不適合腎臟功能不佳患者。冠狀動脈攝影(心導管檢查),是唯一確定診斷的方法,不過此為侵入性的檢查。再依次說明冠心症的各種治療方式,其實行過程及優缺點。

       陳院長認為預防重於治療,應加強控制冠心病危險因子,以減緩疾病之進展。最重要的仍是改變飲食習慣,均衡飲食、三餐規律、多蔬果、少油炸食物、限制鹽分攝取及理想體重,以便改善高膽固醇、高血壓及高血糖。尤其國人10大死因,其中心臟疾病、腦血管疾病及高血壓性疾病等3項,都與高血壓及高血脂有關,高血壓和高血脂同時存在,又加乘心血管疾病罹患風險。並介紹推薦得舒飲食(DASH)原則,若能落實於平日的飲食控制,可改善血壓、控制血糖及降低血脂;如選擇植物油,但避免椰子油和棕櫚油等飽和脂肪高的油品。

       陳院長總結預防心血管疾病的方法,除了控制三高及飲食,建議應維持運動習慣,並選擇有氧運動,如快走、慢跑、騎腳踏車、游泳及跳舞等,可依體況選擇適合自己的運動;並建議戒菸、減重(控制BMI值18.5到24)及生活規律避免熬夜。40歲以上建議每3年1次健康檢查;65歲以上建議每年1次健康檢查。內容精彩豐富,讓在場聽眾獲益良多。

  • 發布日期:112-05-26
  • 更新日期:112-05-26
  • 發布單位:臺灣高等法院高雄分院文書科
回頁首